编者按:
这是一个跨越一亿的磅礴数字——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他们遍布祖国各地,在不同岗位上践行着初心使命。山东,这片红色热土,拥有逾700万名党员,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无数先锋榜样在此涌现,书写着感人至深的故事。
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如何用平凡铸就不凡?他们是磅礴一亿中不可或缺的“一亿分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我是一亿分之一》系列视频栏目。我们将深入基层,把镜头对准一线共产党员,聚焦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捕捉那些扎根基层、率先垂范、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动人瞬间,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讲述他们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首席记者 张一帆 报道
从济南市区沿经十路东行百余里,入章丘城郊,来到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初夏时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花园式公寓楼、古村旅游综合体、农创园综合体、城市生态客厅有序排布。
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三涧溪村,也是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扎根奋斗了20多年的“根据地”。
高书记的工作习惯:早起村里转一圈
“最近天气不好,下雨刮大风,注意安全。”6月10日,走到三涧溪村智慧生活馆项目,高淑贞提醒施工人员。
1小时,1万步。
只要不外出,高淑贞早晨雷打不动地要在村里转一圈,当天7点多,高淑贞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
看到高淑贞,村民热情地招呼,有人反映早晨售卖声音大,还有人反映步行街有卫生死角,高淑贞详细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打电话或者发在工作群里,找到落实人。“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件工作在第一时间落实到人,他们解决了会在群里反馈,这是我们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高淑贞说。
高淑贞另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就是无论去哪都要佩戴党员徽章。“党员徽章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戴上我很骄傲,这也是我的信仰和信念。”高淑贞说。
这也是三涧溪村由穷到富的关键。三涧溪村曾是出了名的脏乱穷村。2004年,高淑贞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群众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在高淑贞看来,村子的发展关键就在于抓好党建、搞好支部、带好队伍,建设一支敢碰硬能干事的班子,事事走在群众前头,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
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乡村发展没有终点”
在村里转完后,高淑贞当天的第二站就是办公室。
“这是我们昨天刚刚签订的,还冒着‘热气’的新协议。”高淑贞说道。
这份协议是三涧溪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分为社区老年大学、智慧健康、应急救护等板块,依托企业、院校形成“政企村校”四方共建的产教融合模式。
已是花甲之年的高淑贞从来没有满足地躺在功劳簿上,而是永不停歇继续描绘三涧溪的新蓝图。“乡村发展没有终点,我们的脚步就不能停。”高淑贞说。
现在村里高淑贞最牵挂的是农创园盒马冷链物流车间和三涧溪乡村大食堂,两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我们的源虎黑猪肉将登上盒马货架,这对企业和三涧溪的发展是里程碑式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建设一处高标准的盒马冷链物流车间,最近大家马不停蹄地跑手续、落地、建设。三涧溪乡村大食堂正在建设中,将解决村里老人吃饭的问题,也圆了一个我20多年的梦。”高淑贞说道。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要发展软实力
如今的三涧溪以党建引领的治理智慧、产业融合的蓬勃生机、文化浸润的乡村魅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流量担当”。
“老百姓吃饱吃好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今,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发展我们的软实力。”高淑贞说。
村民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近年来,三涧溪村完成乡村振兴展馆升级改造,迎来了一批批参观者。截至目前,共接待参观人员50余万人次。该村同步构建多层次党员教育矩阵,依托泉城书房三涧溪分馆,设置标准化党员学习室,改造乡村振兴展馆二层党员活动中心,形成立体化党员教育资源体系。
今天的三涧溪村,几乎人人两套房,人均固定资产100万以上的村民占比90%以上,村民上学不出村、购物不出村、乘车不出村、就医不出村,三涧溪村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要把党的组织力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生产力。我们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一起向前冲,让党的初心在田埂间生根发芽。”高淑贞说。
亿胜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